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「從1974年以後,德國牧羊犬被改稱為什麼了?仍是德國牧羊犬;或是中歐牧羊犬;或是東德牧羊犬;還是德語的牧羊犬?」


這是柏林東德博物館(DDR Museum)裡,一套諷刺東德從1974以來試圖在歷史及文化層面去“德意志化”的遊戲考題裡的其中一題。




 遊戲的十五道題裡,羅列了東德各式機構、組織、協會的名稱,都是要玩家試圖推測在1974年東德修憲時,把Destchland(德國)一詞全部以DDR(德意志民主共和國)取代、把憲法序言裡原本“為整個德國民族揭示通往未來的和平與社會主義的道路”的國家任務給抹去、把憲法第一條的第一句話由“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德意志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”改成“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工人和農民的社會主義國家”之後,各個官方機構或群眾組織名稱的“去德意志化”是怎麼進行的。

另外一個顯著的例子,則是東德的國歌《從廢墟中崛起》由於歌詞中也多次提到Destchland,並呼喚統一的祖國,而這顯然和1974年之後,東德政權決定從公共論述上,把當下的東德社會和德意志民族過去的歷史文化淵源給切割、不再訴求民族統一,以藉此鞏固自身政體的永久存在及其與西德的永久分離,並試圖炮製出一個以社會主義生方式與自身政治體制(而非歷史文化血緣)為紐帶的新國族認同的政策背道而馳。於是,《從廢墟中崛起》從1974年之後在官式場合就不再演唱,只奏旋律了(這與今日中共對待國際歌的做法類似,在近年的黨代會上,國際歌都只奏不唱了)

這個利用千方百計宣告自己“不再是德國”、或“不再屬於德意志民族”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,其所做所為,實有諸多令來自台灣的我們感到似曾相識之處。

在柏林的地底下,隨著1961年柏林牆豎立之後,東德政權也決定切開東柏林和西柏林的所有交通網路(參見地圖上的那些紅色斷線),包括地鐵。於是,有三條往來於西柏林市區、但中間還必須穿過東柏林地段的地鐵線,它們在東柏林境
原有的車站就被強行廢站、禁止使用,月台上則設有邊境警察把守監控(但這些邊境警察也有好幾個利用職務之便跑掉的)
  

當來自西柏林的列車,行經東柏林轄下這些荒廢了的“鬼站”時(就是地圖上被標成黑點的那些站),只能以龜速通過,但對不能停車,也嚴禁任何人試圖上下車。而在地面上,東德政府則用盡一切手段,包括封鎖出入口、拔掉車站標示、抹滅路面上及地圖上曾有過的車站痕跡,只為了讓人民忘記自己曾經是、也應該有權利與西面的同胞自然地、無阻礙地生活在一個共同生活圈裡。政權為了自身的存續,試圖讓人民把自己與民族同胞間的分隔,視作是自然和正常的狀態;把自己與民族同胞間的敵視和針鋒相對,視為是“保衛自身政治制度”和“特有生活方式”的必要且正當的手段。



 
 

 


但這些讓我們似曾相識的行徑、這些當年看似嚴峻決的所做所為,於今每一樁都充滿了政治寫實諷刺小般的荒謬感。時間證明了,任何想要民族同胞之間橫生阻礙、隔其交流願望的做法,都是禁不起潮流和民心的考驗的,到最後都只會讓自己在歷史的檢視下成為笑柄而已

 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徐和谦

徐和谦

21篇文章 5年前更新

爱丁堡大学当代史硕士,财新传媒编委、国际新闻部主任 heqianxu@caixin.com

文章